首页 码支付 正文

偏远山村二维码扫码支付大范围普及

码支付 276

  “阿姨,我能不能支付宝转你5块钱,你给我几个硬币,我没带现金想给车子充下电?”

  “行,你扫下码。”

  十字路口,十八线小山村,烙煎饼的阿姨一边忙活着,一边爽快地答应了小姑娘的请求。之前老家的兄弟们多次和我强调,现在出门买菜都不用带现金了,我还不太相信。

  鲁南大地腹地深处,深藏在群山老林里的村村落落,转眼间,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起了变化。

  一、电商,两辈人的推波助澜

  这些年来,电商的触角遍及了大江南北,管道也渐渐铺到了生养我长大的这片小山区。

  买些坚果、选点好菜、挑一挑强身健体的保健品,大部分隔天也就可以送到了,有些甚至还能送到家门口,总算省去了父母们的东奔西走。前一段时间,父亲听说有种茶降血压的效果不错,打电话问我网上能不能买到,我欣然的答应了,几分钟时间就搞定了父亲不常提起的“恳求”,想想真好。此前,也曾在网上购买花椒剪、板栗脱壳机等各种花式设备,好用的不好用的,总归是减轻了一部分的手工劳苦。不过,遗憾的是,生鲜类的食材目前还触及不到十八线小山村,我多次想买点新鲜海鲜寄回老家,最后都被电商们以不在服务范围为由拒之门外了。

  但还是要感谢阿里、京东们,逢年过节、应急之需,如我一样飘荡在外的年轻人,能够比较顺畅地在网上购买一些好吃好喝好用的寄给父母,夜深人静,还能觉得自己对父母们有点小用。

  当然,逐渐触及、填充十八线小山村的电商,也要感谢飘荡在外的这些年轻人,电商渐起的背后,是他们在真切的推动。

  不过,电商带来的更大变化,还要从加快乡村原产的土特产流通说起。

  十八线小山村,靠山养人、靠土吃饭,物产或者说土特产是极其丰富的,举凡各类水果、山珍,应季之时,大都采用原始的“赶大集”来实现相互之间的物品交换。去年曾有节目组走进鲁南大集,记录下了这绵延数百年的活着的世相,仿佛令人置身时光隧道。

  如今,“赶大集”的形式正在被电商冲淡,樱桃、板栗、花椒、生姜大蒜等越来越多的土特产开始现身电商平台上的个人店铺,或者微商们的朋友圈。最典型的例子,我的姨弟姨妹们,一到应季水果上市,就开始在网上四处推销、代为寄送,甚至一度将自家的水果卖到脱销。电商之下,物品流通确实在加快、延伸,父辈们的认知也在快速被打破。

  

  二、支付先行,难以想象的普及速度

  就像开头提到的,支付方式的变化快到难以想象。在我的感知里,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被十八线小山村接受,大概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我特意到菜市场去逛了逛,发现卖菜的小商贩们,确实有很多都在摊前挂上了支付码,更不用提那些年轻员工比较多的超市、商场、理发店之类的了。

  “其实挺麻烦的,我搞不太明白这玩意,但是省了数钱算账的功夫,也不像以前老是要准备很多1毛、5毛的零钱。”一位摊主告诉我。而据不少买菜的人坦言,扫码支付最大的好处是,再也不怕被卖菜的人“坑”了,以前很多卖菜的不愿意找零,1毛、2毛就给“赖掉”了。

  省事之余,我其实担忧他们不好应对账户安全问题。一次,有人用支付宝转账还给我母亲2000元,母亲反复问我到账和资金安全问题,回家过年,母亲还拿出手机让我再检查了一次。

  “会担心记不住密码吗?”我问一位上了年纪的摊主。“担心,我都把密码记在本子上了,万一弄不明白,就问俺闺女。”

  一番询问下来的总体感受,支付方式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源于两个原因,一是都有子女们在背后引导,年轻点的来买东西也都想用扫码支付;二是有利息、能赚钱(包括平台补贴、春晚等节目红包互动等),这个因素的诱惑也很大。

  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大潮席卷之下,新技术一旦彰显出巨大的普适性,不管普通人是否充满恐惧感、不安全感,被动接受、适应几乎是必然的。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code.pay985.com/mazhifu/8.html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