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没有扫码支付的软件(为何美国人却不用移动支付)
国外有没有扫码支付的软件,为何美国人却不用移动支付?
在中国,支付宝与微信吃下9成的移动交易市场,但在美国,基于安全性考量与付费习惯,移动支付没办法达到这样的普及率,美国消费者使用Apple Pay付款甚至只有5.5%,反而是零售业如沃尔玛支付(Walmart Pay)以及星巴克App在美国移动支付有一席之地。
《彭博社》报导,在美国使用沃尔玛(US-WMT) 的Walmart Pay 用户,可能在2018 年底,比苹果(US-AAPL) 的Apple Pay拥有更多活跃用户,星巴克(US-SBUX) 的app也相当成功,大约有10%的用户通过app购买咖啡。
另一方面Apple Pay、Alphabet的Android Pay与三星智付却还没办法赢得使用者的心。以上一季来说,使用大科技公司移动支付服务的消费者,占比并不大。
使用Apple Pay、Android Pay 与三星支付的比例
所以大型零售商是怎么从科技公司手上抢走客户的? 其实跟科技一点关系都没有,是跟怎么绑住客人有关系,Walmart Pay让消费者可以在app上看到打折品,星巴克 的app,让客人可以先点餐不用排队,还可以集点。但科技公司,单纯只能“付费”的移动支付,让使用者看不到价值所在。使用者细询近期火热的"网格信条"合作微信公众平台,大额信用卡,网申不是问题,掌握还款方式,保持征信良好,这个平台倒是让国内使用者看到价值所在。
在2016 年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中,每个年龄层都有显著比例的人,表示不懂移动支付的好处是什么。
不同年龄层显现不同移动支付的好处比例
在2016年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为什么不使用移动支付,安全问题是每个年龄层的首要回答,而习惯使用现金排名第二,之后分别为不了解好处是什么,以及担心手机数据用完。
担心移动支付哪个部份
对于科技公司来说,增加使用者对移动支付的黏着度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使顾客变得更忠诚。在中国移动支付被普及使用,公司渗入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举例来说,使用者可以用微信买晚餐,也可以用它找停车位、捐款、或预约挂号。
若苹果、谷歌、三星、或亚马逊可以成为使用者的“惯用钱包”,那它们就有办法抓住使用者更多的时间与金钱,使用Apple Pay或Amazon Pay购物,同时可以让公司取得使用者消费习惯,提供很好的数据资料。
但零售业别对现状感到太得意,在移动支付这领域,不是每一家零售业都可以像沃尔玛或星巴克一样成功,Euromonitor的支付产业分析师Michelle Evans 指出,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要使用者在手机安装新的app非常困难。超过一半的人,在过去1个月,没有下载任何app。
过去一个月下载的App数
使用者下载沃尔玛或星巴克app因为他们会高频率造访或为较忠诚的客户,衣服连锁店或家用品可能就没办法达到同样程度。另一方面,高科技公司还是紧追在后,想想我们因为有智能手机,而已抛弃的商品,有MP3随身听、地图、登机票等等,接下来,若是要抛弃信用卡也不是件奇怪的事情。
为什么进口药追溯码扫不出来?
扫不出码分两种情况:
1、扫描出了条形码的数字,但是查不到商品的信息。这是因为扫描软件所使用的数据库里商品信息不全造成的,特别是进口商品的信息更是少得很,查不到商品信息完全正常。
2、根本扫描不出来任何数字。这是因为国外(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商品上的条码根国内采用的码制不完全一样。 国内的都是EAN13商品条码是13位数字表示的,而国外有些商品是UPC商品条码,是12位数字表示的,扫描不出来说明这个软件对这些商品条码对应的不彻底。
微信扫一扫能扫海外产品条码吗?
商品条码是用淘宝的扫一扫功能来扫除商品信息还有购买链接的~微信好像并不能够吧。
在国外买香奈尔口红能扫条码吗?
每个软件的服务商不可能把所有的条码都收录进去。
所以扫不出很正常。有好多人误以为扫描软件都是“万能”的,把这些扫描软件当成是鉴别商品优劣真假的一个软件,其实是不正确的,这些软件只能是方便消费者了解商品具体点的信息的。东南亚用什么扫描二维码?
二维码诞生于1994年,今天已经在日本和中国市场实现了广泛的普及,智能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访问数据、信息、浏览网页。据外媒2018年1月15日报道,东南亚各国现在也开始跟上二维码支付的潮流。
日本、中国:最先普及二维码支付
日本厂商在智能手机中添加了二维码读取技术后,二维码在日本迅速普及开来。近年来,得益于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和腾讯的微信支付,中国也开始大规模地使用二维码支付。使用二维码支付对企业好处多多。苹果支付和安卓支付都需要终端支持,而二维码支付系统不需要网络连接就能工作。对于想要打造无现金社会的东南亚各国来说,二维码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途径。
中国:开始加强对二维码支付的监管
二维码支付在中国普及迅速,政府必须要应对其带来的安全隐患。中国人民银行已要求企业必须对二维码做到自我管理、防止欺诈行为,并建议为二维码添加失效日期以防止罪犯使用旧码进行诈骗,使用加密措施保护交易过程。此外,企业也需要配备有充分的防护措施,否则将被限制提供二维码支付服务。
消费者:可在app内直接扫描二维码
苹果最新的智能手机内置有二维码扫描器,微信和支付宝两款app也支持扫描二维码。现在只要信号良好,就可以直接用手机扫码支付,而此前用户还需要下载专门的应用来扫描二维码。
新加坡:逐步采用二维码支付
新加坡星展银行和华侨银行在2017年4月开始使用二维码支付,客户可以使用手机进行扫码支付。当前新加坡80%的交易行为仍然是使用现金支付。新加坡还计划实施统一的二维码标准,解决银行、消费者、政府在接触二维码支付时遇到的各种麻烦。
马来西亚、泰国:进一步规划中
与新加坡类似,马来西亚大部分交易行为也采用现金支付。马来西亚银行在去年12月推出了二维码移动支付系统,希望借此在全国推广非现金支付。万事达正与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合作,预计到2020年帮马来西亚安装80万台二维码终端设备。
二维码支付在曼谷的试点获得成功后,泰国各大银行近日获准提供二维码支付服务。泰国银行现在正推动实施统一的二维码支付体系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其他国家:仍处于摸索阶段
就在不久之前,二维码在菲律宾的使用还受到限制。税务局利用二维码来监管部分商品的税收。去年10月,菲律宾公司PayMaya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推出的技术令菲律宾全国各地都可使用二维码支付。
新加坡大华银行列出了适合非现金支付发展的条件,包括高宽带覆盖率、统一的支付终端以及政策扶持。根据该行预测,到2020年全东南亚将有4.8亿网民。随着市场扩大,移动支付的需求也会增加,网络连接越发达的国家就越适合使用二维码支付。
整个东南亚:全面接受尚需时日
二维码最终将成为东南亚各国支付体系的一部分,但现在看来要追上中国和日本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二维码的行业标准以及银行的接受程度是实施扫码支付的关键。
中国各地的商户都接受电子支付,银行与零售商合作界定行业规则,如此无现金社会也不再是空想。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二维码地相关规则和标准也正在制定,各国的手机和互联网普及度持续上升。东南亚各国的银行或许可以从中国汲取经验,将证明可行的政策措施付诸实践。
泰国银行推出二维码支付也与来自中国的游客密不可分。也许在银行和商户能满足其需求之前,东南亚的消费者就已经准备好使用二维码支付了,跟上非现金社会的潮流势在必行。